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症”,是孕妇在怀孕期间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可能伴随蛋白尿或其他器官功能异常。尽管大多数情况下病情较轻,但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妊高症的定义与分类
妊高症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与妊娠相关的高血压综合征的统称。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 妊娠期高血压:仅表现为血压升高,没有蛋白尿或其他器官损害。
2. 子痫前期:除了高血压外,还伴有蛋白尿(尿液中含有过多蛋白质),有时还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等症状。
3. 子痫: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出现抽搐或昏迷,属于较为严重的状况。
4. 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指孕妇在怀孕前已有高血压,或在怀孕20周前确诊的高血压。
妊高症的病因
目前,妊高症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其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妊高症病史的孕妇患病风险较高。
- 免疫因素:母体对胎儿的免疫反应异常可能导致血管病变。
- 营养不良:如钙、镁、维生素C等摄入不足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多胎妊娠:怀有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孕妇更容易发生妊高症。
- 年龄因素:初产妇(第一次怀孕)和高龄产妇(35岁以上)风险较高。
妊高症的症状
妊高症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 血压持续升高(通常高于140/90 mmHg)
- 尿液中出现蛋白质
- 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
- 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
- 水肿(尤其是面部和手部)
妊高症的危害
如果不加以控制,妊高症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
- 早产:为了保护母亲和胎儿健康,可能需要提前分娩。
- 胎盘早剥:胎盘过早从子宫壁剥离,可能导致大出血。
- 肝肾功能损害:严重时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功能。
- 子痫:可能导致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 胎儿生长受限: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如何预防和治疗
虽然无法完全避免妊高症的发生,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并控制病情:
- 定期产检:监测血压和尿蛋白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
- 适量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锻炼,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 保持良好心态:情绪波动可能加重病情,应尽量保持心情平稳。
- 药物治疗:对于中重度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降压药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结语
妊高症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但通过科学的管理与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度过孕期,生下健康的宝宝。准妈妈们应重视孕期检查,及时关注身体变化,与医生保持沟通,共同守护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