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穿刺活检】穿刺活检是一种通过细针或粗针从人体内部取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的医疗手段,常用于诊断肿瘤、炎症及其他病变。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准确性高等优点,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诊断工具之一。
一、穿刺活检的定义
穿刺活检(Percutaneous Biopsy)是指在影像设备(如超声、CT、MRI等)引导下,通过皮肤将穿刺针插入体内,获取疑似病变部位的组织或细胞样本,然后送至实验室进行病理分析,以明确病因和病情性质。
二、穿刺活检的类型
根据穿刺方式和取样方法的不同,常见的穿刺活检类型包括:
类型 | 穿刺方式 | 取样特点 | 适用部位 |
细针穿刺活检(FNA) | 使用细针抽取细胞 | 取样量少,快速 | 乳腺、甲状腺、淋巴结等 |
粗针穿刺活检(CNB) | 使用较粗的针头获取组织块 | 取样量多,组织结构完整 | 肝脏、肾脏、肺部、乳腺等 |
空心针活检 | 类似粗针穿刺,但针管更长 | 提取较大组织样本 | 乳腺、骨髓、软组织等 |
影像引导穿刺 | 在超声、CT或MRI引导下操作 | 精准定位,减少损伤 | 腹部、胸部、骨骼等 |
三、穿刺活检的适应症
穿刺活检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 怀疑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肝癌等)
- 不明原因的肿块或结节
- 感染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确认肿瘤的病理分型和分级
- 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四、穿刺活检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 | 风险 |
创伤小,恢复快 | 局部出血或血肿 |
操作简便,费用相对较低 | 感染风险(少见) |
准确率高,可提供组织学信息 | 穿刺部位疼痛或不适 |
可重复进行 | 少数情况下可能误诊或漏诊 |
五、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需进行血液检查、凝血功能评估,必要时停用抗凝药物。
2. 术后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
3. 结果解读:病理报告需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六、总结
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规范操作和严格管理下,其应用价值远大于潜在风险。对于患者而言,了解穿刺活检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更好地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