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脑积水?】小儿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脑脊液在脑室内异常积聚,导致颅内压力升高。这种病症可能影响婴儿或幼儿的正常发育,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式,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措施。
一、
小儿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的产生、循环或吸收出现障碍,导致脑室内液体过多的一种疾病。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但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病因多样,包括先天性结构异常、感染、出血等。症状主要包括头围异常增大、前囟门膨隆、呕吐、视力问题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脑脊液在脑室内异常积聚,导致颅内压增高的一种疾病。 |
常见人群 | 新生儿、婴幼儿为主,也可发生于儿童或成人。 |
病因 | 先天性畸形(如脑室狭窄)、颅内感染、颅内出血、肿瘤等。 |
症状 | 头围迅速增大、前囟门膨隆、呕吐、嗜睡、视力模糊、癫痫、发育迟缓等。 |
诊断方法 | 头部超声、CT、MRI、脑脊液检查等。 |
治疗方法 | 药物控制症状、手术引流(如脑室-腹腔分流术)。 |
预后 | 早期发现并治疗,多数患儿可正常生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智力障碍或瘫痪。 |
三、注意事项
小儿脑积水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损伤。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头部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