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指子宫内膜(子宫内部的黏膜层)发生炎症。该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产后、流产后或宫腔操作后,也可能与性传播疾病有关。虽然不一定是严重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不孕、慢性盆腔痛等并发症。
一、子宫内膜炎的基本概述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子宫内膜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
常见症状 | 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月经不调、发热等 |
发病人群 | 育龄女性,尤其是产后、流产后、宫腔操作后女性 |
病因 | 细菌感染(如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性传播疾病、宫腔手术等 |
诊断方法 | 妇科检查、B超、分泌物化验、血液检查等 |
治疗方式 | 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必要时手术治疗 |
预防措施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定期妇科检查 |
二、子宫内膜炎的分类
根据发病时间及病因,子宫内膜炎可分为:
类型 | 特点 |
急性子宫内膜炎 | 病情发展快,症状明显,常伴有发热 |
慢性子宫内膜炎 | 病程较长,症状较轻,易反复发作 |
医源性子宫内膜炎 | 多因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刮宫)引起 |
感染性子宫内膜炎 | 由性传播病原体(如淋球菌、衣原体)引起 |
三、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炎?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和性生活前后。
2. 避免不洁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传播疾病风险。
3.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4. 注意术后护理:如人流、分娩后应遵医嘱,避免感染。
5.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锻炼。
四、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 下腹持续疼痛
- 异常阴道分泌物(颜色、气味异常)
- 月经周期紊乱
- 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总结:
子宫内膜炎虽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对女性健康影响较大。了解其成因、症状及预防方法,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有效治疗。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