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鉻细胞瘤】一、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系统的罕见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该病以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心悸、出汗、头痛等症状。由于其症状多样且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术前需充分使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术后需监测激素水平及并发症情况。部分患者可能为遗传性,因此需关注家族史并进行基因检测。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嗜铬细胞瘤 |
英文名称 | Pheochromocytoma |
发病部位 | 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腹膜后等 |
主要病因 | 儿茶酚胺分泌异常,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 |
常见症状 | 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心悸、出汗、头痛、焦虑、体重下降 |
典型体征 | 血压波动大,尤其在情绪激动或体位改变时明显 |
诊断方法 | 尿儿茶酚胺测定、血儿茶酚胺检测、影像学检查(CT/MRI)、基因检测 |
治疗方式 | 手术切除为主,术前药物准备(α-受体阻滞剂),术后随访 |
预后情况 | 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但需警惕复发或转移 |
遗传倾向 | 部分病例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相关,建议家族筛查 |
三、注意事项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需高度警惕,尤其是对于不明原因的高血压患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术前准备充分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术后定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此外,对于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基因咨询和筛查,以便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