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少尿和无尿?】少尿和无尿是肾脏功能异常的常见表现,通常提示泌尿系统或全身性疾病的存在。了解这两种症状的定义、原因及临床意义,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
少尿是指24小时内尿量明显减少,成人一般指尿量小于400毫升/天,儿童则根据体重计算。无尿则是指24小时内尿量少于100毫升,甚至完全没有尿液排出。两者都可能与肾功能受损、脱水、尿路梗阻或其他疾病有关。
在临床上,少尿和无尿常作为判断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少尿 | 无尿 |
定义 | 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成人) | 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或完全无尿 |
常见原因 | 脱水、肾功能不全、尿路梗阻、心衰、感染等 | 严重肾功能衰竭、尿路完全梗阻、休克、重度脱水等 |
临床表现 | 尿量减少、尿色深、可能伴有水肿、乏力等 | 尿量极少或无尿、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 |
检查建议 | 尿常规、血肌酐、肾功能检查、B超等 | 同上,必要时进行肾脏CT或MRI |
治疗原则 | 补液、解除梗阻、控制原发病、保护肾功能 | 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透析 |
三、注意事项
- 少尿和无尿可能是急性肾损伤的早期信号,需引起高度重视。
- 保持水分摄入,避免过度饮水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影响肾功能,应遵医嘱使用。
如出现持续少尿或无尿,建议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