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嵌顿疝】嵌顿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如肠管、大网膜等)通过腹壁的薄弱点或裂孔突出,并且无法自行回纳到腹腔内,导致局部肿块形成的一种疾病。嵌顿疝常发生在腹股沟区,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如脐部、切口或股部。该病属于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肠管坏死、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一、嵌顿疝的定义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腹腔内容物(如肠管、大网膜)通过腹壁薄弱处突出,且不能回纳至腹腔 |
常见部位 | 腹股沟、脐部、切口、股部等 |
性质 | 属于急症,需及时治疗 |
症状 | 肿块固定、疼痛、恶心、呕吐、便秘等 |
二、嵌顿疝的成因
原因 | 说明 |
腹压增高 | 如剧烈咳嗽、便秘、排尿困难、举重等 |
腹部薄弱 | 先天性或后天性腹壁肌肉薄弱或损伤 |
疝气未及时治疗 | 原有疝气未得到有效控制,逐渐发展为嵌顿 |
老年人群 | 肌肉松弛、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嵌顿 |
三、嵌顿疝的症状
症状 | 描述 |
肿块 | 局部明显肿块,不能还纳 |
疼痛 | 疼痛剧烈,持续存在,可能放射至会阴或大腿 |
恶心呕吐 | 肠道受阻,出现消化道症状 |
发热 | 若合并感染,可能出现发热 |
便秘或排气障碍 | 肠道梗阻表现 |
四、嵌顿疝的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体格检查 | 医生触诊可发现不能还纳的肿块 |
影像学检查 | B超、CT等有助于判断内容物性质和是否坏死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提示炎症反应,如白细胞升高 |
五、嵌顿疝的治疗方法
方法 | 说明 |
手术治疗 | 是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疝修补术和肠管复位 |
非手术治疗 | 仅适用于早期轻度嵌顿,需密切观察 |
护理措施 | 术后注意伤口护理、避免腹压增加、定期复查 |
六、嵌顿疝的预防
措施 | 说明 |
控制慢性咳嗽 | 如哮喘、吸烟引起的咳嗽 |
避免便秘 | 多饮水、高纤维饮食 |
避免过度用力 | 如提重物、长时间憋气 |
及时治疗疝气 | 早期发现并治疗原发性疝气,防止发展为嵌顿 |
七、嵌顿疝的风险与并发症
并发症 | 说明 |
肠坏死 | 嵌顿时间过长,肠管缺血坏死 |
肠穿孔 | 坏死肠管破裂,引发腹膜炎 |
腹膜炎 | 感染扩散,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休克 | 严重感染或大量失液引起 |
总结
嵌顿疝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外科疾病,常见于腹股沟区域,表现为肿块不能回纳、剧烈疼痛以及消化道症状。其成因多与腹压增高、腹壁薄弱有关。一旦怀疑嵌顿疝,应立即就医,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腹压、及时治疗原发性疝气等。对于患者而言,了解嵌顿疝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警惕,减少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