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是什么病】“五十肩”是民间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一种俗称,医学上称为“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它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发生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群中,尤其是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更为常见,因此得名“五十肩”。
这种病的主要特点是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以下是对“五十肩”的详细总结:
一、什么是五十肩?
五十肩,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以肩关节滑囊、肌腱及关节囊的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典型症状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在夜间或天气变化时症状加重。
二、五十肩的成因
成因类别 | 具体原因 |
肩部损伤 | 如摔伤、扭伤等导致肩部组织受损 |
长期姿势不良 | 如长期低头、久坐、伏案工作等 |
年龄因素 | 常见于40-60岁人群,尤其是50岁左右 |
内分泌失调 |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
神经系统疾病 | 如颈椎病、脑血管病变等影响肩部神经 |
慢性劳损 | 长期重复性肩部动作导致肌肉、肌腱劳损 |
三、五十肩的症状
症状类型 | 具体表现 |
疼痛 | 肩部持续性钝痛,夜间加剧,影响睡眠 |
活动受限 | 肩关节外旋、内旋、上举等活动受限 |
肌肉萎缩 | 长期不活动可能导致肩部肌肉萎缩 |
弹响感 | 部分患者在活动时有肩关节弹响或摩擦感 |
四、五十肩的治疗方式
治疗方式 | 说明 |
药物治疗 |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与炎症 |
物理治疗 | 包括热敷、超声波、电疗等促进血液循环 |
康复训练 | 通过专业康复锻炼恢复肩关节活动度 |
中医治疗 | 如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 |
手术治疗 | 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 |
五、五十肩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 说明 |
保持正确姿势 | 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工作 |
适度运动 | 如游泳、瑜伽等有助于肩部肌肉放松 |
注意保暖 | 避免肩部受凉,尤其是秋冬季节 |
避免过度劳累 | 减少肩部重复性动作,防止劳损 |
定期检查 | 对于有慢性病(如糖尿病)者应定期关注肩部健康 |
六、五十肩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项目 | 五十肩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发病年龄 | 多为40-60岁 | 多为30-50岁 |
疼痛特点 | 夜间明显,无晨僵 | 晨僵明显,持续时间长 |
关节活动 | 仅限于肩关节 | 可累及多个关节 |
炎症反应 | 局部炎症为主 | 全身性炎症反应 |
X光表现 | 无明显骨质破坏 | 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质侵蚀 |
总结:
五十肩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虽然名字中有“五十”二字,但并非只有50岁的人才会患病。它多发于中年人群,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时诊断和科学治疗是关键,同时日常注意肩部保养和避免劳损也能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