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疼痛是什么病】髌骨疼痛,也称为“跑步者膝”或“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盖前方的疼痛,尤其是在上下楼梯、蹲下、久坐后起身时更为明显。该病多发于青少年和运动人群,但也可能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
一、髌骨疼痛的基本概述
项目 | 内容 |
病名 | 髌骨疼痛(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PFPS) |
发病部位 | 膝盖前方,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区域 |
常见症状 | 膝盖前部疼痛、活动时加重、坐下后疼痛加剧 |
常见人群 | 运动爱好者、青少年、体重较大的人 |
病因 | 髌骨位置异常、肌肉不平衡、过度使用、姿势不当等 |
二、髌骨疼痛的常见原因
1. 肌肉力量不平衡:大腿前侧(股四头肌)与后侧(腘绳肌)力量不均,导致髌骨移动轨迹异常。
2. 髌骨位置异常:如高位髌骨或低位髌骨,容易造成摩擦和疼痛。
3. 过度使用:长时间跑步、跳跃、爬楼梯等重复性动作会加重髌骨负担。
4. 姿势问题:走路姿势不正确、足弓塌陷等也可能引发髌骨疼痛。
5. 体重增加:体重过大会增加膝关节压力,诱发疼痛。
三、髌骨疼痛的典型表现
症状 | 描述 |
疼痛位置 | 膝盖正前方,尤其在髌骨周围 |
疼痛诱因 | 下楼、蹲下、久坐后起身、运动后 |
疼痛性质 | 钝痛或刺痛,有时伴有肿胀 |
活动受限 | 严重时影响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 |
四、髌骨疼痛的诊断方法
1.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和活动测试判断疼痛来源。
2. 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用于排除其他结构性问题。
3. 功能评估:评估步态、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
五、髌骨疼痛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说明 |
保守治疗 | 休息、冰敷、物理治疗、拉伸训练 |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和炎症 |
物理治疗 | 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的力量训练 |
正确姿势 | 改善走路、跑步姿势,避免错误动作 |
手术治疗 | 极少数情况下,如结构异常严重,可能需要手术 |
六、预防措施
- 保持适当的体重,减轻膝关节负担;
- 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 加强腿部肌肉锻炼,尤其是股四头肌;
- 穿着合适的运动鞋,减少对膝盖的冲击;
- 注意运动姿势,避免长时间跪地或蹲姿。
总结
髌骨疼痛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膝关节问题,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和适当治疗得到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制定科学的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