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的方歌】补中益气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脾胃论》,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所创。此方主要用于治疗中气下陷、脾虚气弱等证,具有升阳举陷、健脾益气的功效。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历代医家编有方歌来帮助学习。
一、方歌原文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此方珍。”
这首方歌简洁明了地概括了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及其主要功效。
二、药物组成与功效总结
药物名称 | 功效作用 | 临床应用 |
黄芪(芪) |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 气虚乏力、自汗、中气不足 |
白术(术) | 健脾燥湿,利水消肿 | 脾虚食少、便溏、水肿 |
陈皮(陈) |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 脘腹胀满、痰多咳嗽 |
升麻(升) | 升举阳气,解表透疹 | 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 |
柴胡(柴) | 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 情志不舒、肝郁气滞、中气下陷 |
党参(参) |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 气短懒言、食欲不振、气血两虚 |
甘草(草) | 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 调和药性,缓解药味刺激 |
当归(归)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疼痛 |
三、方歌解析
1. “补中益气芪术陈”:说明本方以黄芪、白术、陈皮为主药,共同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
2. “升柴参草当归身”:指出升麻、柴胡、党参、甘草、当归为辅药,协同发挥升阳、调和、补血之效。
3. “劳倦内伤功独擅”:强调该方特别适用于因劳倦过度、内伤所致的中气不足。
4. “气虚下陷此方珍”:点明其对气虚下陷(如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的显著疗效。
四、适用病症
- 中气不足,气短懒言
- 食欲不振,腹泻便溏
- 头晕目眩,四肢无力
- 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
- 气血两虚,面色萎黄
五、注意事项
- 本方偏温补,阴虚火旺者慎用。
- 若兼有实热或湿热证,需配合清热利湿之品。
- 使用时应根据个体体质进行辨证施治,不可盲目套用。
六、结语
补中益气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不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也因其朗朗上口的方歌而易于传颂。通过掌握其组成、功效及适应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经典方剂,服务于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