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发的内分泌疾病。它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多发于女性群体中。虽然甲亢不是一种致命性疾病,但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甲状腺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位于颈部前方,形状像一只蝴蝶。它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这些激素在调节新陈代谢、维持体温、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甲状腺功能异常活跃时,就会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常见的甲亢症状包括:心慌、手抖、出汗增多、体重减轻、情绪波动大、睡眠障碍、食欲亢进但体重却下降等。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球突出、脖子肿胀等症状,这被称为“突眼性甲状腺肿”或“Graves病”。
引起甲亢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疾病——Graves病。这种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使其过度活跃。此外,甲状腺结节、炎症、药物影响以及遗传因素也可能诱发甲亢。
诊断甲亢通常需要通过血液检查来检测甲状腺激素(T3、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如果发现T3、T4升高而TSH降低,则基本可以确诊为甲亢。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甲状腺超声)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甲亢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初始治疗方法,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病情。放射性碘治疗则适用于部分患者,尤其是对药物不耐受或复发的患者。对于某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
总的来说,甲状腺功能亢进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但只要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如果你怀疑自己或身边的人有甲亢的症状,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