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群体中,尤其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吓人,但只要及时发现并合理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在短时间内康复。
一、病因与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炎的主要病原体是柯萨奇病毒(尤其是A组),此外,也有部分病例是由埃可病毒或腺病毒引起。这些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或污染的物品传播,因此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
二、典型症状
1. 高热:多数患儿会出现突发性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持续2-4天。
2. 咽痛:咽喉部位疼痛明显,尤其在吞咽时加重,孩子可能会拒绝进食。
3. 咽部疱疹:口腔后部、软腭、扁桃体周围出现小水疱或溃疡,呈灰白色,周围有红晕。
4. 食欲下降:由于咽痛,孩子常表现为拒食、流口水。
5. 全身不适:可能伴有乏力、头痛、咳嗽等症状。
三、诊断与鉴别
医生通常会根据孩子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进行初步判断。如果有必要,可能会进行咽拭子检测或血常规检查,以排除细菌感染或其他病毒性咽炎。
需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炎与手足口病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病变部位上有所不同。疱疹性咽炎主要发生在咽部,而手足口病则多见于手、足、口腔等部位。
四、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 退热止痛: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发热和咽痛。
- 保持水分:鼓励孩子多饮水,避免脱水。
- 饮食调理:给予温凉、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类,避免刺激性食物。
- 休息与护理: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五、预防措施
1.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彻底清洁双手。
2. 避免接触患者: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3. 增强体质: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4. 隔离患者:患病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传播。
六、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持续高热不退
- 精神萎靡、反应迟钝
- 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
- 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异常表现
结语
疱疹性咽炎虽然常见,但并不严重,家长不必过度恐慌。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护理、早治疗,孩子一般都能顺利恢复健康。同时,加强日常防护,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