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急性脂肪肝是什么】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简称AFLP)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妊娠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尤其是接近分娩时。该病以肝脏细胞内异常脂肪堆积为特征,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其症状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等疾病相似,容易被误诊或延误治疗。
一、
妊娠急性脂肪肝是一种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罕见但危险的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肝脏细胞中脂肪过度积累,导致肝功能异常。该病多发于妊娠晚期,常见于初产妇,且常伴随其他妊娠并发症如子痫前期或HELLP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右上腹痛、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肝衰竭、凝血障碍、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妊娠急性脂肪肝 |
英文名称 | 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AFLP) |
发生时间 | 多见于妊娠晚期(通常在孕34周以后) |
高危人群 | 初产妇、多胎妊娠、有家族史者 |
病因 | 尚不明确,可能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缺陷有关 |
典型症状 | 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乏力、黄疸、意识模糊 |
实验室检查 | 肝功能异常(ALT、AST升高)、低血糖、凝血功能障碍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显示肝脏回声增强,CT或MRI可见脂肪浸润 |
诊断标准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排除其他肝病 |
并发症 | 肝衰竭、凝血障碍、肾功能衰竭、胎儿窘迫、早产 |
治疗方法 | 立即终止妊娠,支持治疗(如输液、纠正电解质、保肝药物) |
预后 | 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延误可能导致死亡 |
预防措施 | 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方法,定期产检、注意症状变化 |
三、注意事项
妊娠急性脂肪肝虽然发病率较低,但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孕期监测,提高警惕,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