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疤痕的临床表现】烧伤后疤痕是皮肤在受到热力、化学物质、电流或辐射等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形成的异常瘢痕组织。其临床表现多样,根据烧伤深度、部位、个体差异以及愈合情况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以下是对烧伤后疤痕常见临床表现的总结。
一、临床表现总结
1. 增生性疤痕(Hypertrophic Scar)
- 表现为局部皮肤隆起,颜色较红或紫,质地较硬。
- 常伴随瘙痒或疼痛感。
- 多发生于烧伤创面愈合后的表浅或中度烧伤区域。
- 不超出原伤口边界,通常随时间逐渐变平。
2. 瘢痕疙瘩(Keloid)
- 疤痕超出原始伤口范围,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 质地坚硬,颜色可能为粉红、红色或深褐色。
- 易反复增大,常伴有持续性瘙痒或疼痛。
- 多见于胸、肩、耳垂等部位,具有遗传倾向。
3. 萎缩性疤痕(Atrophic Scar)
- 疤痕凹陷于皮肤表面,缺乏弹性。
- 常见于深度烧伤或大面积创伤后。
- 可能影响皮肤功能,如关节活动受限。
- 颜色较浅,边缘清晰。
4. 色素改变
- 包括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两种形式。
- 沉着表现为疤痕处颜色加深,常见于深Ⅱ度以上烧伤。
- 减退则为疤痕处颜色变浅,甚至接近正常皮肤。
- 与皮肤修复过程中的黑色素细胞变化有关。
5. 功能障碍
- 疤痕紧绷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 面部疤痕可能影响表情肌功能。
- 手指、足部等部位的疤痕可能影响抓握或行走能力。
6. 感染与溃疡
- 烧伤后疤痕若护理不当,易继发细菌感染。
- 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渗液、疼痛加剧。
- 严重时可能出现溃疡,需及时处理。
二、烧伤后疤痕临床表现对比表
类型 | 表现特征 | 是否超出原伤口 | 是否有瘙痒/疼痛 | 常见部位 |
增生性疤痕 | 局部隆起,颜色红或紫,质地硬 | 否 | 是 | 躯干、四肢 |
瘢痕疙瘩 | 超出原伤口,质地坚硬,颜色不均 | 是 | 是 | 胸、肩、耳垂 |
萎缩性疤痕 | 凹陷于皮肤表面,质地柔软 | 否 | 否 | 面部、手部 |
色素改变 | 颜色深或浅,无明显形态变化 | 否 | 否 | 全身各部位 |
功能障碍 | 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功能 | 否 | 否 | 手指、足部、面部 |
感染与溃疡 | 红肿、渗液、疼痛,严重时溃烂 | 否 | 是 | 任何烧伤部位 |
三、总结
烧伤后疤痕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涉及外观、功能及心理等多个方面。不同类型的疤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各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结合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早期预防与科学护理是减少疤痕不良影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