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尿的定义】少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体排出的尿量显著减少,通常提示肾脏功能异常或体液平衡失调。它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肾功能不全、脱水、心力衰竭等。了解少尿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一、少尿的定义
少尿(Oliguria) 是指24小时内尿量低于正常范围。根据不同的医学标准,少尿的界定略有不同:
指标 | 定义 |
成人 | 24小时尿量 < 400 mL 或 < 1 mL/kg·h |
儿童 | 24小时尿量 < 30 mL/kg 或 < 1 mL/kg·h |
新生儿 | 24小时尿量 < 1.5 mL/kg 或 < 0.5 mL/kg·h |
需要注意的是,尿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水量、环境温度、药物使用等,因此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少尿的常见原因
原因类别 | 具体原因 |
肾前性 | 脱水、血容量不足、心力衰竭、休克等 |
肾性 | 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肾小球肾炎、肾毒性药物等 |
肾后性 | 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结石、肿瘤等) |
其他 | 高热、严重感染、某些药物(如利尿剂使用不当) |
三、少尿的临床意义
少尿是机体对体内液体失衡或肾脏功能受损的一种反应,常伴随以下症状:
- 水肿
- 疲劳、乏力
- 恶心、呕吐
- 高血压
- 意识模糊(严重时)
若出现持续性少尿,尤其是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肾功能检查、尿常规、电解质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四、少尿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诊断步骤 | 说明 |
病史询问 | 了解是否有脱水、用药史、基础疾病等 |
体格检查 | 观察水肿、血压、皮肤弹性等 |
实验室检查 | 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电解质等 |
影像学检查 | 如B超检查肾脏结构、泌尿系统是否通畅 |
处理原则:
- 确保充分补液(肾前性少尿)
- 调整药物(如停用肾毒性药物)
- 解除尿路梗阻(肾后性少尿)
- 对症支持治疗(如控制高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
五、总结
少尿是临床中一个重要的症状,其定义为24小时内尿量低于正常水平,具体数值因年龄而异。少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因素。及时识别和处理少尿,有助于预防严重的并发症,保障患者健康。
表格汇总: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24小时尿量低于正常值(成人 < 400mL,儿童 < 30mL/kg) |
常见原因 | 脱水、肾功能异常、尿路梗阻等 |
临床表现 | 水肿、乏力、恶心、高血压等 |
诊断方法 | 病史、体检、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
处理原则 | 补液、调整药物、解除梗阻、对症支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