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健康百科 >

什么是痨病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王嘉怡TW

什么是痨病】“痨病”是过去对一种慢性传染病的俗称,主要指的是肺结核。在医学上,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能侵犯身体其他部位。

在过去,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卫生环境差,痨病曾广泛流行,尤其在贫民阶层中更为常见。因病情发展缓慢、症状明显且难以治愈,常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因此民间称之为“痨病”。

一、痨病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内容
中文名称 痨病
医学名称 肺结核(Tuberculosis, TB)
病原体 结核分枝杆菌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飞沫传播)
感染部位 主要为肺部,也可侵犯淋巴系统、骨骼、脑膜等
传染性 具有传染性,尤其是排菌期患者
症状 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
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预防 接种卡介苗(BCG)、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密切接触患者

二、痨病的历史与现状

在古代,痨病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疾病,常被视为“富贵病”或“虚弱病”。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患者长期卧床不起,逐渐消瘦,最终死亡。因此,“痨病”也常与“虚弱”、“衰弱”等词联系在一起。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肺结核已经不再是不可治愈的疾病。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结核病防治体系,并通过免费提供抗结核药物等方式,有效控制了该病的传播。

三、如何预防痨病?

1. 接种卡介苗: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以增强对结核病的免疫力。

2.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3. 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患病风险。

4. 早期发现和治疗:一旦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播。

四、结语

“痨病”虽已不再是绝症,但在某些地区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了解其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