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你知道多少】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简称H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部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道蠕动功能障碍,进而引发便秘、肠梗阻等症状。该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以下是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全面总结:
一、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由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而导致的慢性便秘疾病。正常情况下,肠道通过神经节细胞的收缩和舒张来推动食物残渣前进,而患有此病的患儿,其肠道某一段或全部缺乏这些神经节细胞,导致该段肠道无法正常蠕动,从而形成功能性肠梗阻。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神经节细胞缺失:主要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区域,少数可累及整个结肠。
- 遗传因素:部分病例有家族史,与基因突变有关(如RET基因突变)。
- 胚胎发育异常:在胎儿期,神经嵴细胞未能正常迁移到肠道中。
三、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新生儿期 | 出生后24小时内无胎便排出,或排便困难 |
腹胀 | 腹部膨胀,尤其在下腹部明显 |
呕吐 | 可能伴有胆汁样呕吐 |
便秘 | 持续性便秘,甚至需要灌肠才能排便 |
营养不良 | 长期排便困难影响营养吸收 |
四、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体格检查 | 医生触诊发现肛门括约肌紧张或直肠空虚 |
X线检查 | 腹部平片可见肠胀气、液平面等表现 |
直肠指检 | 可触及直肠内有坚硬粪块,肛门括约肌紧缩 |
病理活检 | 确认是否存在神经节细胞缺失 |
超声检查 | 评估肠道扩张程度和结构异常 |
五、治疗方法
类型 | 说明 |
手术治疗 | 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根治术(如Soave术、Duhamel术) |
保守治疗 | 用于术前准备或轻症患者,如灌肠、饮食调整等 |
术后护理 | 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大便通畅,定期随访 |
六、预后与并发症
- 预后:早期诊断并手术治疗的患儿,多数可恢复正常排便功能。
- 常见并发症:肠炎、肠穿孔、营养不良、术后便秘等。
七、预防与注意事项
- 孕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减少胎儿发育风险。
- 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观察排便情况。
- 一旦怀疑先天性巨结肠,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总结
先天性巨结肠虽然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疾病,但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影响极大。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识别症状,配合医生进行科学诊断和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大多数患儿经过规范治疗后可以拥有正常的生活质量。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或家庭护理建议,可咨询专业儿科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