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健康百科 >

什么是心肌梗死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南翔不爱吃饭

什么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俗称“心脏病发作”,是一种由于心脏供血突然中断而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的严重疾病。它通常由冠状动脉内的血栓阻塞引起,导致心脏部分区域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进而引发组织坏死。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心肌梗死的基本概念、原因、症状及治疗方式,以下是对该问题的总结性文字与表格形式的整理。

一、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危险的急症之一,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吸烟史的人。其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患者常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冷汗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在于“时间就是心肌”,越早恢复心脏供血,对心肌的损伤越小。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溶栓、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以及外科搭桥手术等。同时,预防措施如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也至关重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定义 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
别称 心脏病发作、心肌梗塞
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
常见诱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压力大等。
典型症状 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放射至左臂、下颌或背部;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等。
诊断方法 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
治疗方法 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
急救原则 “时间就是心肌”,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预防措施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体检。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心肌梗死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但一旦发生,后果往往非常严重。因此,提高公众对心肌梗死的认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