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滞留怎么处理】胎盘滞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指胎儿娩出后,胎盘未能在30分钟内自然排出,或在产后1小时内仍无法完全排出。这种情况可能引发大出血、感染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一、胎盘滞留的分类
分类 | 定义 | 常见原因 |
胎盘未剥离型 | 胎盘与子宫壁未分离 |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附着面过大 |
胎盘剥离不全型 | 部分胎盘已剥离,部分仍附着 | 子宫收缩不良、产程过长 |
胎盘嵌顿型 | 胎盘因子宫收缩而嵌入宫腔 | 子宫收缩过强、宫颈口狭窄 |
二、临床表现
- 产后持续出血
- 子宫轮廓不清
- 按压宫底无明显收缩
- 可触及胎盘或组织残留
三、处理方法
1.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情况)
- 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胎盘排出。
- 药物使用:如缩宫素、麦角新碱等,增强子宫收缩力。
- 观察等待:若胎盘有自行排出趋势,可继续观察15~30分钟。
2. 手动剥离胎盘(适用于中重度情况)
- 在麻醉下由医生进行,将胎盘从子宫壁上剥离。
- 注意避免过度用力,防止子宫破裂或大出血。
3.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
- 清宫术:通过刮匙清除残留胎盘组织。
- 剖宫取胎盘:在极少数情况下,需开腹取出胎盘。
4. 预防性措施
- 产前评估胎盘位置及大小
- 产时密切监测宫缩和胎盘排出情况
- 产后常规检查胎盘完整性
四、注意事项
- 胎盘滞留应及时处理,避免引发失血性休克。
- 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 若出现发热、恶露异常等情况,需警惕感染可能。
五、总结
胎盘滞留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产科急症,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是保障产妇安全的关键。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必要时需联合多学科团队进行干预。同时,加强产前及产后的护理,有助于降低胎盘滞留的发生率。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胎儿娩出后30分钟内未排出胎盘 |
分类 | 未剥离型、剥离不全型、嵌顿型 |
表现 | 出血、子宫软、按压无收缩 |
处理 | 按摩、药物、手动剥离、手术 |
预防 | 产前评估、产时监测、产后检查 |
如发现胎盘滞留症状,请立即就医,切勿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