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补肺汤的组方用量】益气补肺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肺气虚、肺阴不足等肺系疾病的中药方剂,具有益气养阴、补肺止咳的功效。该方剂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其组方严谨,配伍合理,体现了中医“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
以下是对益气补肺汤主要成分及其用量的总结:
益气补肺汤组方及用量表
药材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作用 | 常用剂量(克) | 备注说明 |
人参 | 甘、微苦,温 | 益气生津,补脾肺 | 6~10 | 气虚明显者可加量 |
黄芪 | 甘,微温 | 补气升阳,固表 | 10~15 | 常与党参同用增强补气效果 |
党参 | 甘,平 | 健脾益肺,生津 | 10~15 | 适合气阴两虚者 |
麦冬 | 甘、微苦,凉 | 养阴生津,润肺 | 10~12 | 对干咳少痰有较好疗效 |
玉竹 | 甘,微寒 | 养阴润燥,生津 | 10~15 | 增强滋阴作用 |
百合 | 甘,微寒 | 养阴润肺,清心 | 10~12 | 适用于肺燥咳嗽 |
桑白皮 | 甘、苦,寒 | 清肺降气,利水 | 6~9 | 用于肺热咳嗽或水肿 |
五味子 | 酸、甘,温 | 收敛固涩,益气 | 6~9 | 用于久咳不止或自汗 |
甘草 | 甘,平 | 调和诸药,缓急 | 3~6 | 调和药性,减轻副作用 |
总结说明
益气补肺汤以“益气”和“养阴”为核心,兼顾补肺、健脾、生津、止咳等多种功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如气虚明显者可适当增加黄芪、党参的用量;若肺阴不足明显,则可加大麦冬、玉竹的比例。此外,桑白皮和五味子的加入有助于调节肺气、收敛止咳,使全方更具针对性。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由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合理调整药物配伍与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