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名词解释】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一种突发的、严重的心血管急症,指的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进而引发全身器官缺氧。心脏骤停与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不同,后者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损伤,而心脏骤停则是心脏电活动的异常,使心脏无法有效泵血。
在心脏骤停发生后,患者会立即失去意识,并且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此时,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急救,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以下是关于心脏骤停的相关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全身器官缺氧。 |
常见原因 | 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窒息、严重创伤、药物中毒等。 |
症状 | 意识丧失、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无脉搏。 |
急救措施 |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关键时间 | 黄金抢救时间为心跳停止后的4-6分钟内。 |
预防措施 | 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定期体检、学习急救知识。 |
心脏骤停的发生往往毫无征兆,因此公众普及急救知识、配备AED设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至关重要。及时的急救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