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是如何进行的】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手术,旨在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并稳定脊柱结构。该手术通过向受损椎体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来实现目的。以下是关于椎体成形术的基本流程和关键信息的总结。
一、椎体成形术的基本流程
1. 术前评估
患者需经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或CT)以确认椎体骨折的位置和程度。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排除禁忌症。
2. 麻醉与体位
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以便于操作。
3. 穿刺与导针置入
在影像引导下(如X光或CT),医生将穿刺针经皮肤进入椎体,随后插入导针至椎体中心。
4. 球囊扩张(可选)
部分情况下会使用球囊扩张椎体,以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并为骨水泥填充创造空间。
5. 骨水泥注入
将调配好的骨水泥通过导针缓慢注入椎体内,直至达到理想填充效果。此过程需在实时影像监控下进行,以防骨水泥渗漏。
6. 术后观察与恢复
手术完成后,患者需短暂观察,一般可在当天或次日出院。多数患者在术后几小时内即可感到疼痛明显减轻。
二、椎体成形术的关键信息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一种微创手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目的 | 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稳定脊柱结构 |
适用人群 | 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
手术方式 | 微创穿刺、骨水泥注入 |
麻醉方式 | 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
手术时间 | 约30-60分钟 |
住院时间 | 多数患者当日可出院 |
术后恢复 | 疼痛显著减轻,多数患者数小时内可活动 |
常见并发症 | 骨水泥渗漏、神经损伤、感染等(发生率较低) |
优点 | 创伤小、恢复快、止痛效果好 |
三、注意事项与风险提示
虽然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应在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身病情是否适合该手术。此外,术后仍需注意日常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康复。
总之,椎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