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手术步骤】白内障是眼睛晶状体逐渐变混浊导致视力下降的常见眼病,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手术通过移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以恢复患者的清晰视力。以下是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步骤总结。
一、手术步骤总结
1. 术前检查与评估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压测量、角膜地形图、眼底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并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
2. 麻醉
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如表面麻醉或球后麻醉),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同时保持清醒。
3. 角膜切口
在角膜边缘做一个微小的切口,用于后续操作。切口大小根据手术方式而定,一般为2.2mm左右。
4. 前房穿刺
为了防止眼压升高,医生会在角膜切口附近做一小穿刺,释放部分房水。
5. 囊袋打开
使用特殊的器械在晶状体囊袋上做一个圆形开口,便于后续取出混浊的晶状体。
6. 超声乳化吸除
通过超声波将混浊的晶状体碎裂并吸出,此过程称为“超声乳化”。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7. 人工晶体植入
将折叠式人工晶体通过切口植入到原来的晶状体囊袋中,并展开固定。
8. 关闭切口
多数情况下,切口可自行闭合,无需缝合;若有必要,医生会使用细小的缝线进行固定。
9. 术后观察与护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在医院短暂停留,接受眼部检查。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眼药水,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
二、手术步骤表格
步骤编号 | 步骤名称 | 简要说明 |
1 | 术前检查与评估 | 确定手术适应症及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 |
2 | 麻醉 | 局部麻醉,确保患者无痛感 |
3 | 角膜切口 | 在角膜边缘做微小切口,用于后续操作 |
4 | 前房穿刺 | 防止眼压升高,释放部分房水 |
5 | 囊袋打开 | 在晶状体囊袋上做圆形开口,便于取出晶状体 |
6 | 超声乳化吸除 | 利用超声波将混浊晶状体碎裂并吸出 |
7 | 人工晶体植入 | 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至原晶状体囊袋 |
8 | 关闭切口 | 多数情况无需缝合,切口可自行闭合 |
9 | 术后观察与护理 | 术后需遵医嘱用药,避免刺激眼部 |
以上内容为白内障手术的基本流程概述,具体操作可能因患者个体差异和医生经验有所不同。建议患者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决策和术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