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肿瘤引起的椎体破坏等患者。该技术通过向受损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稳定椎体结构,缓解疼痛并恢复部分椎体高度。
一、椎体成形术概述
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是通过经皮穿刺的方式,将骨水泥注入到塌陷或压缩的椎体内,以达到稳定椎体、减轻疼痛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类似但略有不同的技术——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它在注入骨水泥前先使用球囊扩张椎体,以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二、适应症
适应症类型 | 说明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最常见适应症,尤其是老年患者 |
肿瘤引起的椎体破坏 | 如转移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
椎体血管瘤 | 一种良性肿瘤,可引起剧烈疼痛 |
外伤性椎体骨折 | 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保守治疗失败后的选择 |
三、手术过程简述
1. 术前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X光、CT、MRI)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评估。
2. 麻醉: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轻度镇静。
3. 穿刺定位:在影像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肤进入椎体。
4. 注入骨水泥:在透视监控下缓慢注入骨水泥,直至椎体充分填充。
5. 术后观察:一般住院时间短,多数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
四、优点与风险
优点 | 风险 |
快速缓解疼痛 | 骨水泥渗漏(可能压迫神经或血管) |
微创手术,恢复快 | 感染风险较低,但存在 |
可改善椎体稳定性 | 短期内可能出现发热或不适 |
适用于多种椎体病变 | 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骨折 |
五、术后护理建议
-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
-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 定期复查影像资料,评估骨水泥分布及椎体恢复情况
- 若有持续疼痛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六、总结
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它不仅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还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然而,其应用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评估决定,以确保安全性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