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症是什么病】川崎症(Kawasaki Disease),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中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疾病。该病最早由日本医生川崎富作于1967年首次描述,因此得名。虽然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与感染、免疫反应及遗传因素有关。
川崎症最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男孩发病率较高。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持续高热和多种炎症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瘤,甚至心肌梗死。
川崎症简介总结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川崎症(Kawasaki Disease) |
别称 |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
发现者 | 川崎富作(日本医生) |
发病年龄 | 主要见于5岁以下儿童 |
性别差异 | 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 |
病因 | 不明,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有关 |
典型症状 | 持续高热、皮疹、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变化、手足肿胀、淋巴结肿大 |
并发症 | 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炎、心包炎等 |
诊断标准 |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
治疗方法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等 |
预后 | 及时治疗预后较好,未治疗可遗留严重心脏问题 |
川崎症的关键点
1. 高热持续时间长:通常超过5天,常规抗生素无效。
2. 多系统受累:包括皮肤、黏膜、淋巴结、心血管等多个系统。
3. 心脏损害风险高: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是主要的长期风险。
4. 早期识别重要:一旦怀疑,应尽快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5. 治疗有效:使用免疫球蛋白和抗炎药物可显著改善预后。
小结
川崎症虽然不是传染病,但对儿童健康威胁较大。家长应提高警惕,注意孩子是否有持续发热、皮疹、眼睛红等症状。一旦发现,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以减少心脏损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