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是一种以红系造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而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通常正常或轻度减少。该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骨髓象等多方面信息综合判断。
一、临床表现
PRCA患者常表现为乏力、心悸、气短等贫血相关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感染或出血倾向。由于红系造血受抑制,患者常无明显脾肿大或淋巴结肿大。
二、实验室检查
1. 外周血检查:
- 血红蛋白(Hb)降低
- 红细胞计数(RBC)减少
-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显著减少或缺失
- 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一般正常或轻度下降
2. 骨髓象检查:
- 骨髓增生减低
- 红系前体细胞(如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
- 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比例相对升高
3. 其他辅助检查:
-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EB病毒、HIV、肝炎病毒等)
- 自身免疫相关指标(如抗核抗体、ANA等)
- 骨髓活检(必要时)
三、诊断标准总结
项目 | 标准内容 |
临床表现 | 明显贫血症状,如乏力、心悸、气短等 |
外周血检查 | 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失 |
骨髓象 | 红系前体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失,粒系和巨核系相对正常 |
其他检查 | 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如溶血性贫血、铁缺乏性贫血等 |
特殊类型 | 若为继发性PRCA,需明确病因(如药物、感染、肿瘤等) |
四、鉴别诊断
PRCA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 溶血性贫血
- 缺铁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 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
五、治疗建议(简要)
PRCA的治疗应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处理:
- 免疫抑制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
- 支持治疗:输注红细胞
- 针对病因治疗:如停用可疑药物、抗病毒治疗等
- 干细胞移植:在严重病例中考虑
总结
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红系造血障碍为主的血液系统疾病,其诊断需依赖详细的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及骨髓象分析。早期识别和针对性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制定合理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