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镰下疝是什么意思】大脑镰下疝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病理现象,属于脑疝的一种类型。它是指由于颅内压力增高,导致部分脑组织通过大脑镰的裂隙向下移位,进入枕骨大孔区域,压迫脑干和延髓,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一、
大脑镰下疝是由于颅内压升高,使得大脑的一部分结构(通常是小脑或颞叶)通过大脑镰下方的间隙向下移位,进入后颅窝。这种移位会压迫脑干和延髓,影响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急症。
该病常见于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脑水肿等情况。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大脑镰下疝 |
英文名称 | Tonsillar Herniation / Cerebellar Tonsil Herniation |
定义 | 颅内压升高导致部分脑组织通过大脑镰下方移位进入后颅窝 |
常见原因 | 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脑水肿等 |
发生部位 | 小脑、颞叶等通过大脑镰向下移位 |
压迫目标 | 脑干、延髓,影响呼吸、心跳中枢 |
症状表现 | 意识障碍、瞳孔变化、呼吸异常、血压波动等 |
危害性 | 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 |
诊断方法 | 头部CT、MRI、临床症状评估 |
治疗原则 | 降低颅内压、手术减压、病因治疗 |
预后 | 及时处理可改善,延误则预后差 |
三、注意事项
大脑镰下疝多为急性病变,需迅速识别并采取干预措施。在临床中,医生常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生命体征等来判断是否存在此类情况。对于疑似患者,应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了解大脑镰下疝的定义、成因、症状及处理方式,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症的认识,为及时救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