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怎么回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近端、位于大转子与小转子之间的部位的骨折。该部位是股骨颈与股骨干连接的关键区域,属于人体承重的重要结构之一。这种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但也可因外力撞击或跌倒等高能量损伤发生在年轻人中。
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由跌倒时股骨受到直接撞击或身体旋转导致的应力作用引起。由于该部位血供丰富,大多数情况下骨折愈合较好,但若处理不当,仍可能引发并发症,如髋关节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等。
一、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股骨粗隆间骨折 |
英文名称 |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
部位 | 股骨近端,大转子与小转子之间 |
常见人群 | 老年人(尤其是骨质疏松者)、外伤患者 |
常见原因 | 跌倒、撞击、高能量创伤 |
症状表现 | 腿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不能站立 |
诊断方法 | X线、CT、MRI |
治疗方式 | 手术治疗(如髓内钉固定)或保守治疗(适用于不稳定型) |
康复时间 | 3-6个月,视病情和治疗方式而定 |
常见并发症 | 髋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感染、骨折不愈合 |
二、如何预防与康复
1. 预防措施:
- 加强锻炼,提高骨密度;
- 改善家居环境,防止滑倒;
- 对老年人进行平衡训练;
- 补充钙和维生素D,改善骨质疏松。
2. 康复建议:
- 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训练;
- 避免过早负重,按医生指导逐步恢复行走;
- 定期复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
- 必要时进行物理治疗,增强肌肉力量。
三、结语
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常见,但通过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对于高风险人群,应加强日常防护与健康管理,以降低骨折发生率。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