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剂是啥】灌肠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主要用于直肠给药。它通常以栓剂或液体形式存在,通过肛门进入直肠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灌肠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如儿童、昏迷病人或有呕吐症状的患者。
灌肠剂的基本介绍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一种通过直肠给药的药物制剂,可为固体或液体形式。 |
用途 | 用于治疗肠道疾病、退热、镇痛、抗炎等。 |
适用人群 | 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如儿童、老年人、昏迷患者等。 |
常见类型 | 栓剂(如甘油栓、痔疮栓)、灌肠液(如生理盐水、中药灌肠液) |
优点 | 避免胃部刺激,起效快,适合特殊人群使用。 |
缺点 | 可能引起局部不适,部分药物吸收效果不如口服。 |
灌肠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 使用前应清洁双手,确保卫生。
2. 检查药品是否过期,避免使用变质药物。
3. 根据医嘱正确使用剂量和频率,不可随意增减。
4. 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如腹痛、灼热感等,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5. 保持肛门部位清洁,防止感染。
常见灌肠剂举例
药品名称 | 类型 | 用途 | 备注 |
甘油栓 | 栓剂 | 润肠通便 | 常用于便秘 |
痔疮栓 | 栓剂 | 缓解痔疮症状 | 含消炎、止痛成分 |
生理盐水灌肠液 | 液体 | 清洁肠道、辅助诊断 | 常用于肠镜检查前 |
中药灌肠液 | 液体 | 治疗肠道炎症、调理肠胃 | 需遵医嘱使用 |
总结
灌肠剂是一种通过直肠途径给药的药物形式,具有使用方便、吸收快等特点,尤其适合不能口服药物的人群。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方法和禁忌,以确保安全有效。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医生指导合理选择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