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炎性乳腺癌】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简称IBC)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极强的乳腺癌类型。与常见的乳腺癌不同,它并不以肿块为主要特征,而是以皮肤红肿、发热、乳头内陷等类似炎症的症状为主,因此得名“炎性乳腺癌”。由于其症状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炎或其他良性疾病,导致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治疗难度较大。
以下是对炎性乳腺癌的详细总结:
一、炎性乳腺癌简介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 IBC) |
类型 | 一种侵袭性强的乳腺癌亚型 |
发病率 | 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 |
常见症状 | 乳房红肿、发热、皮肤增厚、乳头内陷、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
诊断方式 | 临床检查、影像学(如乳腺X线、MRI)、活检 |
治疗方式 | 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 |
预后 | 相对较差,早期发现可提高生存率 |
二、炎性乳腺癌的特点
1. 不形成明显肿块
与其他乳腺癌不同,炎性乳腺癌通常不会形成可触及的肿块,而是表现为整个乳房的弥漫性病变。
2. 症状类似炎症
患者常出现类似乳腺炎的症状,如红肿、疼痛、发热等,容易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
3. 发展迅速
炎性乳腺癌进展快,可能在几周或几个月内恶化,需要及时治疗。
4. 易转移
由于肿瘤细胞直接侵犯淋巴管,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如肺、肝、骨等部位。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临床检查:医生会观察乳房是否有红肿、皮肤变化、乳头异常等。
- 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乳腺X线、MRI等有助于判断病变范围。
- 活检:通过穿刺或手术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是确诊的关键。
常见误诊情况:
- 乳腺炎
- 乳腺脓肿
- 乳腺纤维腺瘤
- 乳腺囊性病变
四、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 说明 |
化疗 | 通常作为首选治疗手段,用于缩小肿瘤、控制病情 |
手术 | 在化疗后进行,包括乳房切除术或保乳手术 |
放疗 | 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减少复发风险 |
靶向治疗 |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HER2阳性)进行治疗 |
内分泌治疗 | 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 |
五、预后与预防
- 预后: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若晚期发现,生存率显著下降。
- 预防:定期乳腺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关注家族史等。
总结
炎性乳腺癌虽然发病率低,但因其症状隐匿、进展迅速、易误诊,成为乳腺癌中最具挑战性的类型之一。早期识别和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于有相关症状的女性,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