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介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多。该病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种,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如JAK2、CALR或MPL基因的突变。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血小板升高,但部分人可能出现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
该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骨髓分析。治疗目标主要是预防血栓和出血事件,根据患者的风险分层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英文名称 |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 |
疾病分类 | 骨髓增殖性疾病(MPN) |
病因 | JAK2、CALR、MPL等基因突变,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
主要特征 | 血小板计数持续升高,通常超过450×10⁹/L |
常见症状 | 多数无症状,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手足麻木等 |
并发症 | 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血栓(如脑梗、心梗、深静脉血栓) |
诊断方法 | 血常规、骨髓穿刺与活检、基因检测 |
治疗目标 | 降低血栓和出血风险,控制血小板水平 |
常用药物 | 阿司匹林、羟基脲、干扰素、芦可替尼等 |
预后情况 | 多数患者长期稳定,但需定期监测,避免并发症 |
注意事项 | 戒烟、控制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其潜在的并发症可能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至关重要。对于高风险患者,应积极进行干预,以减少血栓或出血事件的发生。